鼻塞鼻痒喷嚏清涕,医生竟然说不是感冒也不是过敏性鼻炎

  门诊经常碰到患者说“医生,我最近总是打喷嚏、流清鼻涕,我是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
 
  成阵打喷嚏、大量流清水鼻涕,并伴有鼻塞、鼻痒等症状,这些症状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还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兄弟:非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个体接触到变应原以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等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简单来讲,过敏性鼻炎有两个触发机制,过敏性体质和过敏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成立。
 
  如何判断过敏性鼻炎
 
  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不适;
 
  检查时发现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有大量清水样溢液等;
 
  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或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部分指标阳性。
 
  什么是非过敏性鼻炎?
 
  顾名思义,非过敏性鼻炎没有过敏反应,以间歇性或持续性黏膜炎症或者鼻功能紊乱为特征。
 
  判断非过敏性鼻炎的主要依据有
 
  ①既往无过敏史;
 
  ②有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③发病时检查发现鼻黏膜充血,或者有鼻甲肿大、鼻黏膜干燥等;
 
  ④皮肤点刺试验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全部指标均为阴性。
 
  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根据病因,非过敏性鼻炎可以分为感染性、高反应性和其他类型。
 
  其中,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鼻黏膜高反应性鼻炎中的一种。这个名字很长很绕很难记,不过类似的患者并不少。『小编在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变应性(过敏性)鼻炎专病门诊“潜伏”了1个多小时,就遇到许多例这类患者。』起初,他们也会有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就误以为是过敏性鼻炎,所以纷纷来到变应性鼻炎专病门诊诊治。
 
  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经血常规、嗜伊红细胞等医学化验才能发现,这类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该细胞可以在鼻黏膜中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损伤鼻黏膜,加重鼻黏膜炎症反应,进而加重鼻炎的症状,但是,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和临床检测尚有很大欠缺,治疗手段仍比较有限。
 
  得了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症该怎么办呢?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鼻腔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可作为辅助治疗,并以口服用药为主。
 
  鼻腔局部用药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这是目前抗炎作用最强的鼻炎用药。该药物直接喷撒在鼻腔黏膜,在黏膜表面达到较高的浓度,从而发挥直接的抗炎作用,抑制参与炎症反应中的各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等的功能,从而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鼻炎的症状。
 
  鼻腔局部用药还包括鼻用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喷到鼻腔后可迅速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鼻出血等,故使用该类药物后,禁止开车或者高空作业这类动作。
 
  如果发病过程中鼻塞较重,可加用鼻用减充血剂,可迅速减轻鼻黏膜充血和肿胀,有效缓解鼻塞症状,但该类药物无抗炎作用,作用短、失效快、有依赖性等,长期使用可导致药物性鼻炎,因此应避免滥用该药物。
 
  另外,还有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鼻炎的方法,即鼻腔盐水冲洗,可通过清除鼻腔黏稠分泌物及外来的刺激性物质,减少鼻腔局部参与炎症反应的介质,改善鼻腔通气和鼻黏膜的功能,从而有效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状,这种方法可以与上述药物联合使用。
 
  其他还包括肥大细胞稳定剂、抗胆碱能药等。
 
  铲屎官们还能愉快地撸猫吗?
 
  生活中还要注意什么?
 
  门诊遇到很多“铲屎官”,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还能不能愉快地“吸猫”。
 
  专家建议:
 
  抽血检查发现对猫毛过敏,而且接触到猫以后鼻部症状明显加重,短时间内不能自行缓解,或者用了抗过敏药后仍不能明显缓解,或者同时并发了过敏性哮喘,最好不要再养猫了。
 
  相对的,如果没有以上症状,专家也不会“剥夺”你“吸猫”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撸猫”。
 
  此外,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首先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诱发过敏的物质,比如用除螨吸尘器、花粉播散季节戴口罩或涂鼻阻隔剂等阻隔过敏原;其次,如果发病就行相应抗过敏治疗,比如鼻喷激素、口服抗过敏药物等,或者行免疫治疗等。
 
  非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应尽量避免接触诱发症状的因素,比如减少冷热刺激、调整作息时间等,症状发作时适量、规律用药,或遵医嘱用药等。

↙点击下方【在线咨询】获取医生帮助!

免费在线咨询    76人关注 
就诊流程WORKFLOW